很多巨变都是在一夜之间发生。
比如说中国和美国的地位转换。1900年之前的好些年,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领域的份额高居第1,而美国,却是个零头,但之后不久,中国一步步地走上了亡国之路,美国则以制造业和金融业为基础发展成世界第1,两次世界大战都不在本土,都是赢家。然后称霸。
再比如说篮球。说的是中国篮球和美国篮球。之间本来是一道天堑,一道鸿沟,2011年的全明星周末,在洛杉矶的斯台普斯中心,我在现场看到的是,中国各界人士都是追星族,不管娱乐界的、体育界的还是商界的,概不例外。可在美国经济问题愈演愈烈,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从AAA降为AA+之际,而NBA的停摆期又看不到尽头之时,好像以前一直以来被当极度稀缺资源的NBA巨星们都不值钱了,纷纷要来中国打CBA联赛,甚至惊动了中国男篮,发文公开拒绝。
一夜之间,天堑变通途,一条康庄大道把两个国家、两块大陆给连接了起来。坚决不离开美国本土的阿马尔·斯塔德迈尔,和已经在中国获得新生的斯蒂芬·马布里,站在康庄大道上打起了口水战。
我更相信“独狼”。以他在中国的长期生活经验,以我这些年的所见所闻:训练中只知“跑,跑,跑”,客场没人负责起居,那是家常便饭;至于包机,天方夜谭去吧。
誓守美国本土的“小霸王”为何坚定地反驳,认为“中国是一个冉冉上升的国家,中国的篮球也将冉冉升起”呢?难道他比“独狼”更了解中国?
非也。
一句话抖了底:月底的中国行。
就如在他之前之后来中国的其他NBA球星们一样,既然是来中国赚钱的,那么,“这是个美丽的国家”、“这是个美丽的城市”、“这是个美丽的夜总会”……“这儿的人们很热情,很好客”之类的话是免不了,甚至,姚明的队友们中国话也学得不错,发音比我还标准。——大家不要都那么愤青好不好?相互理解嘛,就当花钱看热闹,顺便买几双鞋子罢了。
再说,时下流行奢侈品消费,也不在乎那点钱。Bentley、Rolex、Chanel、Tiffany、Mercedes、Gianni versace、LV……下一个,当是NBA啦。以前我们只能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大块头们,如今活色生香地摆在面前,穿汉服,写毛笔字,用筷子吃方便面,聊聊姚明,一遍又一遍地接受采访,与球迷们互动,甚至上了刘老根大舞台,既像明星,又像耍猴戏,其实是两全其美的事情:中国人乐呵乐呵,NBA球员们替自己或替赞助商赚鼓腰包。
不过,你如果把“这是个美丽的国家”、“这是个美丽的城市”、“这是个美丽的……”当真话听,就是大错特错了。不信看看明年的伦敦奥运会,中国男篮能不能把美国男篮拉下马?
评论